一、反爬虫为啥总盯着你的IP?
搞数据采集的老铁们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代码写得溜,结果刚抓几百条数据就被网站掐脖子。这事儿吧,八成是你的网络指纹露馅了。现在的网站都跟人精似的,不光认IP地址,还会查你的请求头、浏览器特征,甚至能识别鼠标移动轨迹!
二、Header轮换三板斧
先说说这个请求头伪装的门道。很多新手以为随便填个User-Agent就完事,结果分分钟被识破。你得把整套装备都备齐了:
必改项 | 伪装技巧 |
---|---|
User-Agent | 别用requests库默认值,准备50+不同浏览器版本 |
Accept-Language | 中英日韩随机切换 |
Referer | 模拟真实跳转路径 |
举个实在例子:用ipipgo的动态住宅代理,每次请求自动更换地域标识。比如前一次用广州电信的IP配中文环境,下次切到成都移动IP换英文请求头,让反爬系统摸不着规律。
三、浏览器指纹的隐形斗篷
高级反爬会检测Canvas指纹、WebGL渲染这些冷门参数。有个骚操作是用无头浏览器时,往代码里掺随机噪声:
// 给Canvas画布加随机线条
ctx.fillStyle = `rgba(${Math.random()255},${Math.random()255},${Math.random()255},0.2)`;
要是嫌自己折腾麻烦,直接用ipipgo的指纹伪装套餐,他们的代理节点预置了20种浏览器指纹模板,连时区偏移量都会自动校准。
四、动态IP的黄金组合
重点说说代理IP怎么选才不踩坑:
1. 别贪便宜用免费代理——十个有九个都是全网公开的烂地址
2. 会话保持时长要随机——建议每5-30分钟换次IP
3. 混用不同运营商线路——把电信、联通、移动的IP掺着用
实测过ipipgo的智能路由功能,能根据目标网站的反爬强度自动切换IP类型。普通资讯站用数据中心IP省成本,遇到严苛的电商平台秒切住宅IP,比手动切换省心多了。
五、实战避坑指南
新手常犯的三大低级错误:
1. 开着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做采集(会被检测到调试模式)
2. 请求频率像机器一样精准(加个随机延时,人操作都有手抖的时候)
3. 所有请求都用同一个出口IP(这就是为啥必须上代理)
有个邪门案例:某哥们用自己公司固定IP抓数据,结果连累整个公司IP段被拉黑。后来换成ipipgo的独享企业版代理,每个爬虫任务分配独立IP池,总算没再出幺蛾子。
【常见问题QA】
Q:换了IP为啥还是被封?
A:八成是浏览器指纹没处理好,或者请求头里的Accept-Encoding这些参数露马脚。建议用ipipgo的配套调试工具检测完整指纹。
Q:需要准备多少个IP才够用?
A:普通项目500-1000个/天足够,要是搞大型电商数据采集,直接上ipipgo的不限量套餐,实测单日调用80万次请求没触发封禁。
Q:遇到验证码怎么破?
A:在代理IP里加入真人操作流量,ipipgo的混合代理模式能把爬虫请求和真人浏览混在一起,亲测能把验证码触发率降低70%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:现在反爬技术三个月一升级,自己单打独斗真不如找个靠谱代理服务商。像ipipgo这种能提供全链条反检测方案的,从IP资源到指纹库都给你包圆了,省下来的时间多睡会儿觉不香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