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数据老被封?试试这招反爬虫绝活儿
做爬虫的朋友最近是不是发现,很多网站开始玩命封IP?上周有个做电商比价的兄弟跟我吐槽,刚跑半小时就被封了十几个IP,气得他差点砸键盘。其实这事儿真不怪网站狠,现在反爬系统都升级到用AI识别流量特征了,光靠换IP已经不够用。
我这两年试过不下十家代理服务,发现反爬虫专用代理和普通代理根本是两码事。普通代理就像公共厕所,谁都能用,网站早把这些IP标记得明明白白。而专业反爬代理得做到三点:真人级伪装、动态切换策略、请求特征伪装,这才能骗过网站的AI保安。
这些坑你别踩
很多新手以为买个代理套餐就能万事大吉,结果用起来发现:
1. 代理IP存活时间太短(刚连上就被封)
2. 出口地域不匹配(显示北京IP实际是东莞机房)
3. 请求头信息露馅(用着Chrome的header却带着Python库的指纹)
错误姿势 | 正确姿势 |
---|---|
固定5分钟换一次IP | 根据访问频率智能切换 |
所有请求用相同header | 每次请求随机生成设备指纹 |
只换IP不换端口 | 同时更换IP+端口+协议类型 |
实战配置秘籍
拿ipipgo的住宅代理来说,他们家的动态会话保持功能是真香。比如你要采集某电商网站:
1. 先在控制台设置行为模式(页面停留时间、滚动速度)
2. 选混合代理类型(数据中心+住宅IP随机切换)
3. 开启流量指纹混淆(自动生成不同浏览器指纹)
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反爬系统根本分不清是真人还是机器。
你肯定想问这些
Q:为什么用代理还是被封?
A:九成是因为没改请求特征,就像戴着口罩去抢银行——监控还是能认出你身形
Q:ipipgo有什么独门技术?
A:他们家的流量染色技术绝了,能把爬虫流量伪装成正常APP请求,我测试过连续跑三天都没触发风控
Q:怎么判断代理质量?
A:记住三个数:存活率>90%、响应速度<800ms、重试次数≤3次,ipipgo后台能实时看这些指标
代理池要这样养
别相信什么无限量套餐,正经做爬虫的都得自己养代理池。ipipgo的代理池托管服务有个骚操作:设置IP冷却时间。比如某个IP访问过目标网站,自动冷却24小时再用,这样既省成本又降低封禁风险。
最后说个真事儿:有个做机票比价的团队,原来每天被封200+IP,改用ipipgo的智能路由策略后,直接把采集效率翻了3倍。现在他们老板见人就吹:”反爬虫这事儿,选对代理相当于开外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