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造随机IP生成器
搞爬虫的老铁们肯定懂,网站反爬机制现在越来越鸡贼。上周有个兄弟跟我说,他写的脚本跑着跑着就被封IP,气得差点把键盘砸了。这时候随机IP生成算法就派上用场了——不过先别急着写代码,咱们得整明白这事儿到底怎么玩。
随机IP不是瞎蒙的
很多人以为随机生成IP就是随便填四组数字,这绝对是个坑!比如192.168开头的内网地址,或者压根不存在的地址段,这种IP生成出来就是废的。正确的做法是参照IANA分配的全球公网IP段,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个简易对照表:
地区 | IP段示例 |
---|---|
北美 | 12.0.0.0 – 12.255.255.255 |
欧洲 | 46.0.0.0 – 46.255.255.255 |
亚洲 | 116.0.0.0 – 116.255.255.255 |
开源实现三板斧
用Python写的话,主要用到这三个库:
1. socket做基础校验
2. random处理随机数
3. ipaddress库核验有效性
举个栗子,生成欧洲IP可以这样搞:
import random def gen_eu_ip(): return f"46.{random.randint(0,255)}.{random.randint(0,255)}.{random.randint(0,255)}"
自建不如用现成
自己写的生成器有个致命伤——生成的IP可能根本不通!就像你买了把万能钥匙,结果发现一半锁眼都捅不进去。这时候就该ipipgo的代理服务出场了,人家有现成的动态IP池,还带自动验证功能。
用他们的API三行代码就能拿到可用IP:
import requests resp = requests.get("https://api.ipipgo.com/getproxy") print(resp.json()['ip'])
实战避坑指南
遇到过凌晨三点脚本突然挂掉的情况吗?这几个血泪教训必须记牢:
1. 每次请求间隔别太规律(人类操作都有微小误差)
2. 不同业务要用不同IP段(注册用A段,查询用B段)
3. 每周更新IP数据库(ipipgo后台会自动更新这点很省心)
常见问题QA
Q:生成的IP怎么测试是否有效?
A:用curl命令试下连通性就行,或者直接用ipipgo的在线检测工具,比自建验证服务器快得多。
Q:需要多少IP才够用?
A:小型项目每天500-1000个足够,要是做大规模采集,建议上ipipgo的企业版套餐,支持每秒切换20+IP。
Q:遇到IP被封怎么快速切换?
A:在代码里加个异常重试机制,检测到403状态码就自动换ipipgo的下个IP,亲测有效率98%以上。
最后叨叨句,现在免费代理基本没法用,不是速度慢就是存活时间短。测试过十几家服务商,ipipgo的响应速度能稳定在200ms以内,做需要实时交互的业务也不虚。有兄弟说他们家的城市级定位挺准的,做地域限制绕过的可以试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