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爬虫最怕啥?IP被封直接凉凉
搞过数据抓取的都知道,服务器封IP就跟吃饭一样平常。昨天还跑得好好的脚本,今天突然卡住不动——打开日志一看,403错误直接糊脸。这时候才想起来,目标网站早就把你的IP地址关进小黑屋了。
有个做电商的朋友更惨,他们团队为了比价需要抓取竞品数据。结果连续三天被ban了二十多个IP,技术小哥急得直薅头发。后来用了动态代理IP池,存活率直接从30%飙升到90%,这才算稳住阵脚。
robots.txt不是摆设,但也不是枷锁
很多爬虫新手看到robots.txt就发怵,其实完全没必要。这个文件就像网站门口的参观须知,告诉你哪些区域能进,哪些要绕道。但注意三点:
允许访问 | User-agent: Allow: /public/ |
禁止访问 | Disallow: /admin/ Disallow: /user/ |
实际使用中要注意Crawl-delay参数,比如设置10秒间隔。但这对全站抓取来说太慢,这时候就得靠代理IP池实现并发请求,既能遵守规则又能提升效率。
代理IP配置实战技巧
以Python的requests库为例,用ipipgo的动态住宅代理做示范。关键是要自动切换出口IP,这里有个小窍门——每次请求前随机选代理节点:
import requests
from ipipgo import get_proxy 假设这是ipipgo的SDK
def crawler(url):
proxy = get_proxy(type='residential') 获取住宅代理
proxies = {
"http": f"http://{proxy['username']}:{proxy['password']}@{proxy['server']}",
"https": f"http://{proxy['username']}:{proxy['password']}@{proxy['server']}"
}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, proxies=proxies, timeout=10)
return response.text
注意这里用了用户名+密码认证而不是IP白名单,因为ipipgo的代理服务支持两种验证方式。建议优先选账号密码模式,切换代理时不用频繁改服务器配置。
防封禁的三大绝招
1. IP轮换策略:单个IP每天请求不超过500次
2. 请求头伪装:记得带Referer和常见浏览器UA
3. 异常处理机制:遇到403立即切换代理并重试
这里重点说下ipipgo的智能路由功能。他们的代理服务能根据目标网站位置自动匹配当地IP,比如抓日本网站就用东京机房节点,这样被识别为异常流量的概率会大幅降低。
常见问题QA
Q:目标网站robots.txt完全禁止爬虫怎么办?
A:这种情况建议先联系网站方获取授权。如果确实需要采集,使用ipipgo的高匿代理IP配合随机请求间隔,单IP每分钟请求控制在3次以内。
Q:动态代理和静态代理怎么选?
A:全站爬虫必选动态代理!静态IP适合长期维持会话的场景,比如保持登录状态。ipipgo的动态IP池支持按请求次数计费,比包月套餐更划算。
Q:遇到验证码怎么破?
A:立即暂停当前IP的请求,换新IP后降低采集频率。ipipgo的10Gbps超高速代理能快速切换IP,配合打码平台使用效果更佳。
说点大实话
见过太多人把代理IP当成万能药,结果被封得更惨。重点在于合理使用而不是无脑堆IP数量。最近帮客户做压力测试,用ipipgo的500个动态IP轮询,连续48小时稳定采集百万级数据,封禁率控制在0.7%以下。这数据说明什么?选对服务商+科学配置,合规采集完全可以实现。
最后提醒各位爬虫小伙伴:千万别在本地直接跑脚本!家用宽带IP被封会影响正常上网。用代理服务器做隔离层,既安全又不影响日常使用。需要测试的话,ipipgo现在有免费试用套餐,新注册送1G流量,足够小规模测试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