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实场景里为啥要搞Yelp评论?
开餐馆的朋友最近找我吐槽,说想看看竞对店铺的顾客反馈。这年头做餐饮,光会炒菜可不够,得摸清用户真实评价才能改进服务。Yelp上动辄几千条评论,手动抄录能累死人,这就得用上自动化采集。
但直接开爬虫容易被封IP,特别是连续请求时。去年有个案例,某连锁品牌用单IP抓数据,结果触发风控导致整个公司网络被拉黑三天,损失惨重。
代理IP怎么破这个局?
这里有个关键认知:网站封禁机制主要看两个指标——访问频率和IP轨迹。好比你去银行取钱,柜台每天见几百人,但要是同个人十分钟内反复来办业务,保安肯定得注意。
用ipipgo的代理池服务,就像每次进银行都换身衣服+易容。具体操作分三步走:
import requests
from itertools import cycle
从ipipgo获取的代理列表
proxies = [
"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ipipgo:9020",
"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ipipgo:9021",
...其他节点
]
proxy_pool = cycle(proxies)
for page in range(1, 101):
current_proxy = next(proxy_pool)
try:
resp = requests.get(
f"https://www.yelp.com/biz/xxx/review_feed?start={page20}",
proxies={"http": current_proxy},
timeout=8
)
解析数据逻辑...
except Exception as e:
print(f"用{current_proxy}时翻车:{str(e)}")
实战避坑指南
别以为挂上代理就万事大吉,这里有几个血泪教训:
1. 别用免费代理(速度慢不说,还可能被中间人攻击)
2. 每次请求随机换User-Agent,别用Python默认的
3. 控制访问节奏,建议每页间隔3-8秒随机休眠
4. 遇到验证码立即暂停,换新IP再试
推荐用ipipgo的长效静态住宅IP,这类IP带真实家庭宽带属性,比机房IP更难被识别。实测用他家美国住宅节点,连续采集200页才触发验证,普通机房IP通常30页就挂。
常见问题QA
Q:采集Yelp评论合法吗?
A:取决于数据用途,建议只采集公开可见内容,且不用于商业竞争。最好咨询法律顾问
Q:ipipgo的代理套餐怎么选?
A:小型项目用按量付费套餐,长期需求选包月套餐更划算。新用户记得领3G流量试用包
Q:采集到数据存哪里合适?
A:建议用CSV格式存储,字段包含评论内容、评分、日期。千万别直接存数据库,容易留下操作痕迹
进阶技巧:分布式采集
当需要采集多个城市数据时,可以用ipipgo的城市级定位功能。比如要抓洛杉矶和纽约的餐厅评论,分别指定这两个城市的出口IP,能降低被反爬的概率。
这里有个配置示例表:
目标城市 | 代理区域 | 并发数 |
---|---|---|
洛杉矶 | US-LAX | 3线程 |
纽约 | US-NYC | 3线程 |
最后提醒:数据采集是门平衡的艺术,既要效率又要隐蔽。选对工具只是第一步,持续调整策略才能长期稳定运行。用ipipgo的客户支持服务,遇到技术问题可以直接找他们工程师要现成方案,比自己折腾省心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