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rl的–header选项到底怎么玩?
大伙儿用curl测试接口的时候,经常遇到403、404这种头疼问题。今天咱就唠唠怎么用–header选项配合代理ip解决这些幺蛾子。先记住这个真理:服务器看请求就像保安查身份证,没带正确header分分钟给你拦外边。
基础操作:给curl戴个帽子
举个栗子,想伪装成正经浏览器访问,这样写:
curl --header "User-Agent: Mozilla/5.0" http://example.com
这里给请求戴了个浏览器标识的帽子。但现实情况更复杂,很多网站会检测请求来源,这时候就需要代理ip来打配合战。
代理ip和header的黄金组合
用ipipgo的代理服务时,经常要处理两种header:
curl --proxy http://user:pass@proxy.ipipgo.io:8080
--header "Authorization: Bearer your_token"
https://api.target.com
注意看这里有两个关键点:代理服务器地址要写对,认证信息别放错地方。ipipgo的用户经常栽在把账号密码直接写header里,其实应该放在代理地址那部分。
常见错误 | 正确姿势 |
---|---|
认证信息放header | 认证信息放代理地址 |
忘记设置Content-Type | 根据接口需求设置类型 |
User-Agent太假 | 用主流浏览器标识 |
实战防封技巧
最近帮客户处理过一个案例:他们用curl批量采集数据总被封。后来发现是header里的Accept-Language漏设置了,加上这个立马见效:
curl --header "Accept-Language: zh-CN,zh;q=0.9"
--proxy http://ipipgo动态代理池地址
https://target-site.com/data
配合ipipgo的自动切换ip功能,实测连续运行12小时没被ban。
QA时间
Q:设置了header为啥还是403?
A:九成是代理ip被目标网站拉黑了,换ipipgo的高匿代理试试,记得检查Referer头
Q:代理ip连不上怎么办?
A:先检查网络是否通,再确认认证信息对不对。ipipgo的技术支持响应挺快,他们后台还能查连接日志
Q:怎么查看服务器返回的header?
A:加个 -i 参数:
curl -i --header "X-Requested-With: XMLHttpRequest" https://example.com
选对工具事半功倍
折腾header配置时,最怕遇到ip被封。用ipipgo的代理服务有个好处——他们家的动态住宅ip池能自动换header指纹,配合curl的–header选项简直双剑合璧。上次有个做价格监控的客户,原先自己维护代理服务器每月烧2万多,换成ipipgo后成本直接砍半。
最后提醒新手:别在header里暴露真实信息,Content-Length这种自动生成的别手贱去改。遇到疑难杂症时,ipipgo的技术支持能帮忙分析抓包数据,比自己瞎折腾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