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实案例:电商数据抓取为啥总被拦?
最近有个做服装批发的老板找我吐槽,说他们用爬虫抓某批发网站的商品图,刚开始好好的,结果第二天IP直接被拉黑。这事儿太常见了,现在电商平台都学精了,反爬机制比火车站安检还严。
说个冷知识:多数电商平台会在30分钟内封掉连续访问的固定IP,特别是抓取商品详情页、价格波动这些敏感数据时。不信你试试用自己家宽带连着抓半小时,保准收到403错误。
代理IP怎么就成了救命稻草?
其实原理特简单,就像玩吃鸡游戏开隐身模式。比如说要抓某宝2000个商品详情,用自家宽带硬刚的话,顶多抓50条就凉凉。用代理IP的话,每次请求换个”马甲”,平台压根分不清是真人还是机器。
这里有个坑要注意:别用免费代理!去年有个做数码配件的小哥,图省事用免费代理池,结果抓回来的数据里混着30%的重复信息,还差点被平台起诉。后来换成ipipgo的独享IP,日均抓取量直接飙到2万条。
import requests
from itertools import cycle
ipipgo提供的代理格式
proxies = [
"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ipipgo.com:30001",
"http://user:pass@gateway.ipipgo.com:30002"
]
proxy_pool = cycle(proxies)
for page in range(1,100):
current_proxy = next(proxy_pool)
try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
f"https://mall.com/products?page={page}",
proxies={"http": current_proxy},
timeout=10
)
print(f"第{page}页抓取成功")
except:
print(f"用{current_proxy}翻车了,自动切换下一个")
实操避坑指南
说几个新手容易栽跟头的地方:
1. IP切换频率不是越快越好
别以为每秒切10个IP就牛,实测每秒切3-5次最稳妥。某母婴用品卖家设置成2秒切一次,连续运行18小时没被封。
2. 记得伪装浏览器指纹
现在平台会检测User-Agent、Canvas指纹这些。建议用fake_useragent库随机生成头信息,别总用同一个浏览器版本。
3. 注意API调用限制
ipipgo的商务套餐用户要注意,他们家每秒最多调用15次API获取新IP,个人套餐是5次。超限会被临时冻结,这点要记牢。
你们最关心的QA环节
Q:用代理IP会不会违法?
A:单纯技术不违法,但抓取非公开数据或绕过平台协议可能有风险。建议抓取前看robots.txt文件。
Q:ipipgo的IP存活时间多长?
A:动态住宅IP一般30分钟自动更换,静态企业IP可固定1-7天。做价格监控用动态,库存监测用静态。
Q:遇到验证码怎么破?
A:ipipgo的企业版自带验证码识别中继,普通用户建议在代码里加2-5秒随机延迟,能减少70%的验证码触发。
为啥推荐ipipgo?
说实在的,市面上的代理服务商我基本都试过。最后选定ipipgo就三个原因:
对比项 | 其他家 | ipipgo |
---|---|---|
IP纯净度 | 经常混入黑名单IP | 商务套餐100%可用 |
响应速度 | 平均800ms | 200ms内 |
售后支持 | 机器人回复 | 24小时真人技术员 |
上个月有个做跨境的朋友,用他家东南亚专线IP抓Lazada数据,配合Selenium模拟点击,日均采集效率比之前快3倍。
最后唠叨一句:数据抓取是持久战,别指望一套方案吃遍天。建议每个月更新下反反爬策略,ipipgo的技术顾问能帮忙定制方案,比自己瞎折腾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