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店机票价格为啥总在变?
大伙儿订票时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昨天看好的酒店价格,今天再刷就涨了200块。航空公司更离谱,同一航班不同时间查能差出一个月饭钱。这事儿其实跟动态定价系统有关,酒店和航司的后台会实时监控市场需求,就像菜市场下午的菜会降价一样。
普通用户手动刷新根本玩不过机器算法。有个做旅游的朋友跟我说,他们公司用爬虫脚本每分钟抓十几次数据,结果三天就被封IP。这时候就要用到代理IP来打掩护,好比给爬虫程序穿隐身衣。
自己写监控脚本的坑
很多技术小哥喜欢自己写爬虫,但经常遇到这些破事:
典型错误示范
import requests
url = "某旅行网站价格接口"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) 这样直连很快会被封
用单IP高频访问就像在超市反复拿同一件商品,店员不盯你盯谁?更麻烦的是:
问题现象 | 出现频率 |
---|---|
验证码轰炸 | 每小时3-5次 |
IP被封 | 每天1-3次 |
数据不全 | 每次访问都有 |
代理IP的正确打开姿势
这里就要推荐ipipgo的服务了,他家有两点特别适合做价格监控:
1. 动态住宅IP池:每次请求自动换IP,像武侠小说里的分身术
2. 精准地理位置:有些酒店对不同地区用户显示不同价格,用当地IP才能拿到真实报价
正确配置示例
import requests
from random import choice
proxies = ipipgo.get_proxy_pool() 获取动态IP池
current_proxy = choice(proxies)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
url,
proxies={"http": current_proxy, "https": current_proxy},
headers={"User-Agent": "正常浏览器标识"}
)
实战避坑指南
说几个容易栽跟头的点:
➊ 请求间隔别太规律:建议随机休眠0.5-3秒,模仿真人操作
➋ 用户代理要轮换:别总用Python的默认UA,准备20个浏览器标识轮着用
➌ 注意价格精度:有些网站会把¥699显示成6xx,需要处理特殊符号
常见问题QA
Q:用代理IP会不会违法?
A:单纯获取公开价格信息没问题,但别碰用户隐私数据。建议用ipipgo的高匿名代理,完全不留使用痕迹。
Q:监控到低价怎么及时通知?
A:推荐用Telegram机器人+webhook,实测比邮件通知快10倍。记得在请求头里加X-Forwarded-For
字段伪装真实来源。
Q:代理IP速度慢怎么办?
A:选ipipgo的商务套餐,他们家有专门优化过的数据中心线路,延迟能控制在200ms以内。
升级玩法:多平台比价
高手都在用的技巧:同时监控官网、OTA平台、旅行社接口。因为:
- 某程可能给新用户发券
- 官网常有会员专属价
- 海外平台用美元结算更划算
这时候需要ipipgo的多国家IP服务,比如用日本IP查日元报价,再用香港IP比价,最后用大陆IP下单,一套操作下来最多能省30%。
最后提醒下,价格监控不是万能钥匙。遇到超低价要先验证库存,别像上次有个哥们抢到50块的五星酒店,结果到店被告知系统bug不认账。用对工具+保持理性,才能真正薅到羊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