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数据采集有多难?DoorDash商家信息抓取实战
做外卖生意的老板都知道,想摸清竞争对手的底细比登天还难。特别是像DoorDash这种平台,对数据防护做得那叫一个严实。上周有个开披萨店的老客户跟我吐槽,说他家运营手动抄录竞品信息,结果第二天账号就被封了,急得直跳脚。
这时候就得搬出咱们的代理IP神器了。举个栗子,你要采集全城汉堡店的配送范围,如果用自家网络反复请求,DoorDash的防火墙分分钟给你打上”机器人”标签。但要是每次请求都换个IP地址,就像让不同的人去店里探店,平台压根察觉不到异常。
import requests
from ipipgo import get_proxy 这里调用ipipgo的SDK
def fetch_menu(store_id):
proxies = {
"http": get_proxy("residential"), 用住宅代理更逼真
"https": get_proxy("residential")
}
url = f"https://api.doordash.com/v2/stores/{store_id}/menu"
headers = {"User-Agent": "Mozilla/5.0 (Windows NT 10.0; Win64; x64)"}
try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, headers=headers, proxies=proxies, timeout=10)
return response.json()
except Exception as e:
print(f"抓取出错:{str(e)}")
return None
代理IP选不好,数据采集全白搞
市面上的代理服务商鱼龙混杂,我见过最坑的是某家号称百万IP池的,结果20个请求里15个都被DoorDash识别。后来换了ipipgo的动态住宅IP,效果立竿见影。他们有个独门绝技——IP存活时间控制得跟真人用户一毛一样,不会出现前脚刚登录后脚就断线的尴尬。
代理类型 | 成功率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数据中心IP | ≤40% | 短期小批量采集 |
静态住宅IP | 60-75% | 账号注册维护 |
动态住宅IP | ≥90% | 长期数据监控 |
实战案例:用ipipgo监控爆款菜品
去年帮一家连锁寿司店做竞品分析,他们想实时监控附近10公里内所有日料店的新品上架情况和促销活动。我们这样操作的:
1. 通过ipipgo的城市级IP定位,确保每个请求都来自目标区域
2. 设置每5分钟更换一次IP地址
3. 配合浏览器指纹伪装技术(这个下次细说)
4. 自动识别菜单变动并触发邮件警报
结果第二周就逮到竞争对手在推9.9美元套餐,客户马上调整自己的午市优惠,当月营业额涨了23%。
小白必看QA环节
Q:用代理IP采集数据合法吗?
A:只要不破解网站、不盗取用户信息,单纯采集公开数据就像用望远镜看街景,完全没问题。当然具体还要看平台条款,建议采集前咨询法律顾问。
Q:为什么推荐ipipgo?
A:三个硬核理由:①他家IP池覆盖200+国家,连偏远小镇都能匹配 ②独有的请求成功率保障,低于95%自动补时长 ③客服响应比外卖还快,上次凌晨3点问题工单,5分钟就收到解决方案。
Q:采集时要注意哪些细节?
A:划重点!①控制请求频率,别搞得像DDoS攻击 ②随机化操作间隔,真人下单哪有那么准时 ③定期清理Cookies,别让平台记住你的”数字指纹”。
避坑指南:这些雷千万别踩
最近发现好些同行栽在IP纯净度上。有个做数据分析的朋友贪便宜买了二手代理,结果DoorDash账号集体被封。后来换用ipipgo的独享IP套餐才解决问题,虽然贵点但省去了被封号的损失。
最后给个忠告:千万别相信那些号称“永久有效”的代理IP,这行当根本没有一劳永逸的法子。建议选ipipgo这种能实时更换IP的服务,就像给数据采集套上金钟罩,安全又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