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爬虫遇上动态加载,手动党该怎么活?
大伙儿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用requests爬数据时,明明网页源码里啥都没有,浏览器里却能看见数据。这就是动态加载在作妖!这时候就得请出咱们的劳模——Selenium。但光会开浏览器还不够,搞不好就被网站封IP,这时候就得用代理IP来保命。
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
proxy = "http://用户名:密码@gateway.ipipgo.com:9021"
options = webdriver.ChromeOptions()
options.add_argument(f'--proxy-server={proxy}')
记得把chromedriver放在脚本同级目录
driver = webdriver.Chrome(options=options)
这里有个坑要注意:用户名密码千万别手敲,建议用配置文件存着。用ipipgo的代理时,他们的域名gateway.ipipgo.com后面跟着的端口号每个用户不一样,别直接抄我的代码哈。
代理IP的三大生存法则
搞动态采集就像玩扫雷,代理IP用不好分分钟踩雷。根据我趟过的坑,总结三条保命经验:
① 轮换要比单身强
别逮着一个IP往死里用,建议每抓5页就换IP。ipipgo的API能批量提取IP,用个队列管理起来很方便。
② 匿名级别要选对
类型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
透明代理 | 基本没啥用 |
普通匿名 | 常规采集 |
高匿代理 | 反爬严的网站 |
ipipgo的高匿代理实测能躲过90%的反爬,特别是做跨境电商数据采集时特管用。
③ 超时设置是门艺术
别傻等!建议加载超时设15秒,连带代理连接超时设20秒。要是用ipipgo的优质线路,设10秒都够,他们的响应速度确实快。
实战中的骚操作
最近帮朋友搞旅游网站价格监控,总结两个绝活:
隐身大法: 用无头模式+代理IP双buff叠加。记得在启动参数里加--headless=new
,再配合ipipgo的动态住宅IP,成功率直接拉满。
options.add_argument("--headless=new")
options.add_argument("--disable-blink-features=AutomationControlled")
指纹混淆: 改浏览器指纹参数,这个需要加载扩展。不过用ipipgo的移动IP池的话,其实不用这么麻烦,天然不同的出口IP就是最好的伪装。
常见翻车现场QA
Q:代理明明通了,为啥打不开网页?
A:九成是证书问题,在options里加options.add_argument('--ignore-certificate-errors')
试试
Q:用代理后加载特别慢怎么办?
A:先换个ipipgo的机房节点,建议选离目标网站近的。比如爬日本网站,就用他们大阪机房线路。
Q:遇到人机验证咋整?
A:住宅代理IP+模拟鼠标移动双管齐下。不过最好控制采集频率,别把网站惹毛了。
说点掏心窝的话
搞了这么多年数据采集,最大的心得就八个字:工具趁手,资源管够。Selenium确实强大,但没靠谱代理IP加持就像赤膊上阵。用过不少代理服务,最后长期用ipipgo主要是看中两点:一是他们家的IP池更新快,二是技术支持响应及时,半夜三点提工单居然有人回…
最后给新手提个醒:别光盯着代码,代理IP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功率。刚开始建议用ipipgo的按量套餐,先弄500个IP练手,等摸清目标网站的反爬规律再上量。毕竟省下的时间成本,可比那点代理费值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