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用rvest抓数据时防封IP的绝招
最近好多做数据分析的小伙伴跟我吐槽,用rvest包抓数据总遇到IP被封的破事。就像上周有个哥们儿爬电商价格,刚抓了200页就被封IP,气得他差点把键盘砸了。今天就教你们怎么用代理IP这个神器来搞定这个糟心问题。
rvest基础操作别踩坑
先给小白们补补课,rvest包确实好用得像瑞士军刀。但很多人容易栽在这些坑里:
新手常见错误示例
library(rvest)
url <- "https://example.com"
html <- read_html(url) 直接裸奔访问,等着被封吧
重点来了!read_html()这个函数默认是裸奔模式,连续访问就像在网站管理员眼皮底下跳广场舞,不封你封谁?
代理IP的救命三件套
这时候就要祭出我们的保命三件套:
正确打开方式
library(httr)
proxy <- "http://username:password@gateway.ipipgo.com:9020"
response <- GET(url, use_proxy(proxy))
html <- read_html(response)
这里有个小门道,很多教程不说清楚:username要换成ipipgo后台生成的认证串,密码栏其实可以空着。用他们家代理有个好处,能自动切换出口IP,比手动换IP省事多了。
代理类型 | 特点 |
---|---|
透明代理 | 网站能看到你真实IP |
匿名代理 | 网站知道你在用代理 |
高匿代理 | 完全隐身模式 |
实战案例:电商价格监控
拿真实案例来说事,假设我们要抓某宝上的手机价格:
library(httr)
library(rvest)
ipipgo_proxy <- "http://user-3k9d8s@gateway.ipipgo.com:9020"
for(i in 1:100){
url <- paste0("https://item.taobao.com?page=",i)
resp <- GET(url, use_proxy(ipipgo_proxy), timeout(30))
if(status_code(resp)==200){
解析价格数据的代码...
} else {
print("触发反爬了,自动切换IP")
ipipgo的API接口会自动轮换IP
}
Sys.sleep(runif(1,1,3)) 随机休眠更逼真
}
注意这个runif(1,1,3)的小技巧,让访问间隔变得不规则。加上ipipgo的自动IP池切换,基本能稳如老狗。
常见问题QA
Q:代理IP用着用着就失效了怎么办?
A:这种情况建议用ipipgo的动态住宅代理,他们家IP池每天更新20万+IP,比静态代理稳得多
Q:设置了代理还是被封?
A:检查三点:1.代理是否高匿名 2.请求头是否带浏览器指纹 3.访问频率是否过高。用ipipgo的话记得开「自动请求头伪装」功能
Q:代理速度慢怎么破?
A:选节点的时候尽量选地理位置近的机房,ipipgo的国内BGP线路延迟能控制在50ms以内
为什么推荐ipipgo
用过七八家代理服务商,最后长期用ipipgo就三个原因:1.价格实在(学生党也玩得起)2.有专门针对爬虫的优化线路 3.客服响应快,上次凌晨两点提工单居然有人回
最后给个忠告:别贪便宜用免费代理,轻则数据泄露,重则被反向爬取。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,省下的时间多写几个数据分析模型不香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