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爬虫和抓手的区别就像外卖小哥和打包员
很多人把网络爬虫(Web Crawler)和网络抓手(Web Scraping)混为一谈,其实就像外卖小哥和餐厅打包员的区别。爬虫更像是个勤劳的快递员,按固定路线自动收集中转站信息,比如搜索引擎蜘蛛每天把网页地址装进数据库。而抓手更像餐厅后厨的配菜师傅,专门从特定网页精准抓取需要的数据,比如商品价格或者股票行情。
举个栗子,当你要收集全网手机型号时适合用爬虫,但要是只想盯死某东平台的价格波动,这时候就该用抓取技术。这两个技术都离不开代理IP的辅助,就像外卖小哥需要多个配送箱来避免超载,用不同IP地址可以防止目标网站把咱们当成机器人给踢出去。
代理IP在这俩技术里的妙用
不管是爬虫还是抓取,IP被封都是头号天敌。去年有个做比价平台的朋友,用自己家宽带IP抓数据,结果第三天就被目标网站拉黑名单。这时候就该祭出代理IP这个神器:
场景 | 不用代理IP | 使用ipipgo代理 |
---|---|---|
数据采集量 | 每天500条 | 日均2万+ |
IP被封概率 | 100%被识别 | 0封禁记录 |
采集速度 | 龟速(怕触发风控) | 开足马力 |
这里要安利下ipipgo的独门绝技,他们的动态住宅IP池特别适合做长期数据监控。上周有个客户做机票价格追踪,用普通机房IP刚跑两小时就被封,换成ipipgo的住宅IP后连续跑了72小时都没事。
新手必学的防封技巧三件套
就算用了代理IP也别太浪,这三个保命技巧要记牢:
Python示例:用随机间隔+代理IP访问
import requests
import random
from time import sleep
proxies = {
'http': 'http://ipipgo-username:password@gateway.ipipgo.com:9021',
'https': 'http://ipipgo-username:password@gateway.ipipgo.com:9021'
}
for page in range(1,101):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f'https://目标网站.com/page={page}',
proxies=proxies)
sleep(random.uniform(1,5)) 随机等待1-5秒
重点注意:
- 别跟薅羊毛似的狂刷:加随机等待时间,模拟真人操作
- 用户代理(UA)要轮换:别老用同一个浏览器标识
- 注意网站加载逻辑:有些内容需要执行JS才能加载完整
QA时间:你可能遇到的坑
Q:代理IP用多久需要更换?
A:如果是ipipgo的动态IP套餐,系统会自动切换不用操心。要是用静态IP,建议同一个IP别连续用超2小时。
Q:遇到验证码怎么破?
A:靠谱的做法是降低采集频率,或者上打码平台。不过用ipipgo的优质IP能减少90%的验证码触发几率。
Q:采集的数据合法吗?
A:重点看robots协议和网站服务条款,一般公开数据没问题。但像用户隐私、付费内容这些千万别碰。
为什么推荐ipipgo?
用过七八家代理服务商,最后锁定ipipgo就三个原因:
- 真人住宅IP,目标网站当你是正常用户
- 全国200+城市线路,需要地域数据时超方便
- 独家的IP健康度检测功能,自动过滤失效节点
上个月帮客户做全国门店价格监测,需要同时获取30个城市的定位数据。用ipipgo的城市定向功能,直接在代码里指定地域参数就搞定,不用自己折腾IP分配。
最后唠叨一句:技术本身没有好坏,关键看怎么用。不管是做爬虫还是抓取,记得给网站留条活路,别把人服务器搞宕机了。合理使用代理IP+遵守规则,才能细水长流搞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