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用代理IP扒网页数据
搞网络爬虫的老铁们都知道,最头疼的就是目标网站封IP。辛辛苦苦写的爬虫跑着跑着突然歇菜,查日志一看全是403错误,这时候要是没备着代理IP,那真是哭都找不着调。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做比价网站的小团队,他们的爬虫每天要抓几十万条商品数据。结果某天突然被某电商平台封了服务器IP,直接导致当天数据断档。后来用了ipipgo的动态住宅代理,把请求分散到不同地区IP,这才稳住了数据源。
import requests
proxies = {
'http': 'http://username:password@gateway.ipipgo.com:9020',
'https': 'http://username:password@gateway.ipipgo.com:9020'
}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目标网址', proxies=proxies, timeout=10)
print(response.text)
选代理IP要看哪些门道?
市面上的代理类型五花八门,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下区别:
类型 | 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---|
数据中心代理 | 速度快价格低 | 容易被识别 |
住宅代理 | 真实用户IP | 成本略高 |
移动代理 | 最难被封锁 | 速度不稳定 |
根据实测经验,ipipgo的混用代理池效果最顶。他们能把三种代理类型智能调度,比如普通页面用数据中心IP,重要数据切到住宅代理,遇到难搞的网站再上移动IP,这样既省成本又保证成功率。
避开反爬的骚操作
光有代理还不够,得会这些组合拳:
1. 随机睡眠:别跟个机器人似的猛请求,在2-5秒之间随机停顿
2. 更换UA:准备10个不同浏览器版本的请求头轮着用
3. 请求频控:单个IP每小时请求别超过500次(用ipipgo的话可以放宽到800次)
重点说下Cookie处理这个坑。有些网站会通过cookie跟踪,这时候需要定期清空cookies。用requests的Session对象时,记得每50次请求就重置一次:
session = requests.Session()
for i in range(100):
if i % 50 == 0:
session = requests.Session() 重建会话
正常请求代码...
实战QA环节
Q:代理IP经常超时怎么办?
A:建议开启ipipgo的智能路由功能,他们的API能自动剔除慢节点。另外在代码里加retry机制,设置3次重试+2秒间隔基本能解决。
Q:怎么判断代理是否生效?
A:访问http://ip.ipipgo.com/checkip这个专属检测接口,能返回当前使用的出口IP和地理位置。
Q:采集境外网站要注意啥?
A:一定要选对应地区的代理节点。比如抓日本网站就用ipipgo的东京机房IP,速度能提升3倍不止。
省流总结
用好代理IP的核心就三点:多IP轮流用、模拟真人操作、选靠谱服务商。新手建议直接上ipipgo的套餐,他们家的IP池每天更新20%以上,自带失败自动切换功能,比自己维护代理池省心太多。最近看官网还有新用户免费试用活动,注册就送1G流量,够小规模采集需求了。